近年來,國內外鋼鐵企業經營局面發生重大變化。我國鋼鐵行業總體面臨嚴峻挑戰,主要的問題表現為:產能過剩,產品品種相對單一,產品附加值低,產品綜合競爭力差。如何有效改善這種局面,生產高質量、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的優質產品已成為大勢所趨,這就對我國鋼企煉鋼工藝的技術革新和鋼種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擋渣球
國內外轉爐擋渣技術得到快速發展
在轉爐煉鋼工藝中,轉爐鋼水的純凈度已經成為制約高級品種鋼開發的主要因素。而轉爐出鋼口擋渣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,為今后鋼種的優化提供了重要基礎和有力保證。減少轉爐出鋼過程中的下渣量,是提高鋼水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。在轉爐出鋼時進行有效的擋渣操作,不僅改善鋼水質量,減少鋼水回磷、回硫,減少鋼中夾雜物,提高合金的收得率,而且會減少鋼包粘渣,延長鋼包使用壽命,也是降低煉鋼成本的一個重要工藝技術。為此,國內外各鋼廠對轉爐出鋼擋渣工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都十分重視,各種轉爐出鋼擋渣工藝技術應運而生。
以往,國內外轉爐出鋼擋渣采用較多的方法是用鐵皮擋渣帽、軟質擋渣塞、滑板擋渣擋前期渣,用擋渣球、擋渣鏢、氣動擋渣及滑板擋渣擋后期渣。相對于滑板擋渣法,以往應用的其他擋渣技術均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,如鐵皮擋渣帽對前期渣有一定的擋渣效果,對中、后期下渣控制無效;軟質擋渣塞能夠有效地防止出鋼前期下渣,對中、后期下渣控制無效;擋渣球對前、中期下渣控制無效,在后期渣擋渣工藝中,擋渣球在轉爐內是以隨波逐流的方式運動到出鋼口,該技術操作簡單、成本低廉、擋渣命中率較高(50%~70%);擋渣鏢對前期下渣控制無效,與擋渣球相比,可靈活調節比重,能自動而準確地到達預定位置,具有一定的抑制中期渦流卷渣效果,對后期下渣的擋渣成功率可以達到90%以上(大型轉爐擋渣成功率在80%以上);氣動擋渣法在迅速性、可靠性等方面存在明顯優勢,但出鋼時易發生吸入渦流,引起鋼渣混出,擋渣時機不好掌握,且存在工作條件惡劣、部件更換頻繁等不足。
轉爐滑板擋渣技術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新興技術,該技術主要由滑板擋渣系統、紅外下渣檢測系統和液壓驅動系統三部分構成;通過紅外下渣檢測技術與PLC控制技術相結合,實現自動判渣和擋渣,是目前轉爐出鋼擋渣效果佳、新的一種生產工藝技術及裝備。此技術的應用,可以有效地控制前期和后期下渣,擋渣成功率可以達到100%,下渣厚度可控制在40mm以下。
轉爐出鋼口采用滑板擋渣是當今國際先進的方法之一,也是難度大的擋渣技術。德國SLAZGITTER.A.G鋼廠于1997年開始在210噸轉爐上采用電磁檢測滑板法擋渣出鋼,在2005年以前,我國對該技術的應用尚屬空白。2006年11月以來,福建三明鋼鐵(集團)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先實現40噸和80噸轉爐滑板擋渣技術的成功應用。2008年9月,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相繼在寶鋼一、二煉鋼廠300噸轉爐進行轉爐擋渣技術的推廣應用。至今,寶鋼、首鋼、武鋼、鞍鋼等國內50家以上鋼廠的100座以上的轉爐均采用了滑板擋渣出鋼技術,大轉爐容量為350噸,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0噸以上,涵蓋國產裝置和CG120型、CG160型等國外轉爐滑板擋渣裝置。目前,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應用轉爐滑板擋渣技術普遍的國家。轉爐滑板擋渣技術經各個鋼廠實踐應用后,已被證明是成熟可靠的技術,對煉鋼工藝的優化和鋼種、鋼水質量的改善作用已初見成效。今后,該技術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。由于該技術對我國鋼材整體品質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影響,因此大力發展轉爐滑板擋渣技術對我國鋼鐵行業的改造升級,以及鋼企擺脫經營困境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